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风韵犹存 (第2/2页)
后,这个男人的温柔外皮,果然都是留给外人看的罢。 他乐得演,李知意不能不配合,她慢声细语回了一句:“妾身多谢侯爷体贴。”她指尖虚搭在他手上,动作优雅地下了马车。 长长的宫道一眼望不到头,二人一前一后,一同去往含光殿。唐文绪外貌出众,加之宫人们不太得见其真容,他们走远了一些还听得到细细的议论声。 “那是哪位贵人?好生俊秀,怎么从未见过。”“那是宣武侯,常年在军营,很少回京的。”“帝都人人都夸宣武侯文武双全,想不到样貌也是一等一的好。”那宫女的语气带了一点惋惜。 接着,李知意感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现在李知意听到这些,连在心里嗤笑都懒得,她落后唐文绪半步,安安静静地走着,一面回想从前事。 她见过景昌帝两回,第一回是她六岁,她跟在爹爹身后,很不熟练地行了跪拜礼,彼时景昌帝正值盛年,含笑地让她起了身,还问她平日爱玩些什么。 第二回时她已有十一二岁,那是在中秋宴上,不过短短几载,景昌第仿佛苍老了十多岁,整个人透着老态与强撑的疲惫。 后来她才明白,赐婚圣旨后,那几年楼家动作不断,景昌帝疲于斗争力不从心,自然愁老了,而那段时间,也是她爹最忙的时候,有时甚至几天几夜也无法归家。 为了扳倒楼家,扶一个六皇子上位,景昌帝这盘棋下得实在太大,也太过旷日持久了,而李家和宣武侯府,又处在棋局的关键位置,一着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她生于李家,又嫁入宣武侯府,父亲和丈夫都深陷其中,届时,她又该如何自处?“夫人怕了?”李知意还陷在假设中,也没听他说了什么,随口应道:“嗯?” “怎么皱着眉,不知道的还以为本侯欺负了你。”李知意抬起头,目光与他相接,复收回了目光,心里却在想:什么事都不放在眼里的人,真到了那个时候,可供她依靠吗? 李知意心里早就埋下了答案,她舒展开眉头,神色却是淡淡:“侯爷多虑了,妾身在想旁的事。”这是在敷衍他呢,唐文绪慢下脚步,故意问她:“什么事?” 李知意不得不跟着慢下来:“后院的事,侯爷也要听吗?”唐文绪道:“当然,后院也是本侯的后院。”此刻,两人正走在一片宽阔的广场中央,除了他们二人,一个经过的人都没有,或许也是有人经过的。 只是远远看到两人停在那处,就识相绕路走了,李知意原本只是随口一说,他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她倒是想借此说道一二:“既然侯爷要听,妾身怎敢不从。 懒散耍滑的且不论,侯爷的院子里心术不正者,不在少数,侯爷可知?”唐文绪微笑:“那日后便有劳夫人替本侯打理后院了。” 李知意原本酝酿了一堆要说的话,现在只能硬生生咽了回去。这个人!总不按常理出牌!到了含光殿,李知意的气也压了下去。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和表情,刘福斌才迈着轻轻的小步走来,李知意正疑惑,刘福斌先是给二人行了礼,方道:“侯爷,夫人见谅,陛下这几日头疼症又犯了,听不得洒家这些阉人的声音,便不要太监通传了。”唐文绪大方摆手道:“无妨,陛下龙体要紧。” “两位请。”含光殿里门窗紧闭,光线很是昏暗,而外头秋阳正足,李知意一进来,几乎是两眼抹黑,适应了几息才缓过来。景昌帝坐在主位上,身侧是楼皇后,二人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韵犹存,俱是满面温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