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4章扯淡扯出的新产品 (第2/2页)
兵口粮不仅能自热,还热汤热饭酱菜调料十几种花样相媲美,但在中国战场,刘狼敢肯定,就算是号称后勤碾压中国的日本人,也远有不如。 如果让一股日军和独立团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打上一场,光是靠比吃饭,独立团都能耗死他们。牛rou罐头虽好,但它重啊!饭团虽合口,但它容易坏啊! 但显然,如果能来上一份这样的“热干面”只需要用热水一泡,再浇上用油皮纸就可以包好的酱料,必须是一顿很丰盛的单兵午餐,可要比嚼着硬邦邦难以下咽的牛rou干再来一口干巴巴的压缩饼干强得多了。哪怕是进口的高档玩意儿巧克力,那玩意儿若是当零食吃,自然很可口,可若是当饭吃… “嘿嘿,热干面虽好,但保质期还是不够长啊!如果能在保质期上再想点儿办法,或许当做速食军粮还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大战已起,我独立团已经没多少时间去搞这个了。”刘狼笑道。 “那你还跟我说的煞有其事的,害得我替前线将士们空欢喜一场。”柳雪原不由丢了两个大大的白眼。 翻白眼和丢白眼完全是两个概念,翻那是烦的意思,丢,那却是和抛没什么区别。刚刚得知某少尉昨夜作战激烈颇受其影响的刘团座的小心肝被两颗妩媚的大白眼砸得一阵乱抖。 “咳咳!我不能做,不代表别人不能做啊!我观那位蔡老板是个有心人,既然能发明出快速食用的热干面,说不定受我启发想做政府的生意,能把这事儿搞成呢?”刘狼笑道。 刘狼没说谎,他主动说出这个创意,其实就是勾搭那位蔡老板去研究比热干面更容易保存更方便食用的面食,比如,应该在二十年后横空出世的-----方便面。 那位蔡老板的眼睛,在他说面条或许可以充足军粮的时候,早就开始在放光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刘狼随口说让那位还在埋头吃面的老兄付账的时候,就轻易放刘狼等人离开了,那分明也是用三十三碗面条交刘狼这个朋友的意思。 当然了,擅于扯淡的刘团座还是有不知道的,精明的蔡老板“堤外损失堤外补”既然神秘的胖子说那位明显跟他们不是一路人的行脚商人会付账,姑且一试也掉不了一块rou不是? 反正他是成功了。 刘狼更不知道的是,他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不光是那位蔡老板心动了,那位跟踪他的调查局小头头更心动。 没等到第二天,在刘狼一离开武汉,完成所有任务的他就找到“热干面”创始人蔡老板,亮明身份的同时要和蔡老板合作。 合作莫斯?将改良版的热干面推向军方做军粮。两人都不傻,光是拿这种热干面去,不被国府要员们一顿棒子打出来不可。 很显然的,合作二人组没有成功,哪怕就算稍微改良过,但南京大本营管理部的官员们在亲自尝了几次后发现,热干面味道不错,可是,依旧要远比前线战士口粮袋里的炒米炒面麻烦。 想吃热的,不会烧开水泡炒面吗?那还要这面鸟用? 没办法,这个时期的中国士兵或许称不上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但在忍耐力上却是堪称前列。在战时,别说有口炒米炒面吃,就是有块几天前的干馒头,就口雪水都能当一天的干粮。 就算是在平时,杂粮干饭和煮大白菜,就是他们的日常。能吃片rou,几乎就是全军动员要上战场玩命儿的时候了。 很悲哀,但却是事实。就连管后勤的官员,也很少想着替前线的官兵们改善一下伙食,因为,他们也习惯了士兵们的坚韧。 受了打击的二人组却没有气馁,头头脑脑们不采纳,那是他们没做好。一心想升官却没升官的调查局驻武汉办事处小头头发了狠,一定要升官,蔡老板那是一心想赚钱。 若干年后,原属于华裔日本人安腾发明的第一代方便面,不过不是鸡汤方便面,而是“方便热干面”在山城问世,虽然来得有些晚,但好歹是赶上了战争的尾声。 雪峰山战役对日军大举反攻的**就每人带上了几包“方便热干面”用当时**普通士兵的说法:“哎呦!俺的个娘!两分钟就可以吃顿热面条,杀起鬼子都有劲儿了。” 那个时间段,蹲战壕里捧着钢盔吃面,吃完用水一冲就往脑袋上一扣就开枪打鬼子的场面不要太少见。 顺便说一句,调查局小头头也不当官了,辞职做起了商业,他姓康。 反正,日后当刘狼这个始作俑者听到这个湾省的方便面寡头创业故事时,是目瞪口呆的。 尼玛,这也行? 胖蝴蝶就这么扯淡的闪动了下胖翅膀,小鬼子的专利就归中国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