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帝本纪第一 (第3/3页)
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是于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 ”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义、⺟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魑魅。是于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是于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奷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是于,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是于以益为联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 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洁。”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善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凤夜出⼊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实其。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枝、渠庾、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 是于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自⻩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阳,帝喾为⾼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大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家百》言⻩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舂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