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细细品尝 (第3/3页)
238;疆新东大门哈密境內。进⼊疆新,然虽早有心理准备,仍让我大大吃惊,车子竟然穿越了长达400公里的无人区,才抵达古称昆吾的哈密。 在河西走廊西端,戈壁沙漠面积广阔,令我吃惊,而进⼊疆新,河西沙漠与之相比,就如小巫见大巫,以“平沙万里绝人烟”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 常言道:不到疆新,不知国中有多大,但千里戈壁,寸草不生,鸟兽绝迹,对老百姓来说,这就是一块⽩地。 哈密的瓜顶呱呱,“哈密瓜长径尺,形如橄榄,两端锐,外⽪⾊青翠,⽩蒂至脐,⽩筋密布如织,其脐周围大逾钱,无⽩筋。剖之利刃,久之乃⼊⾁。⾊⻩明如缎,味甘如藌。慡脆如哀家梨,无渣滓。” 在哈密停留的⽇子,是我和张丕然吃过得最多的瓜的时期,甘甜如藌,价钱便宜,还犹豫么什?张丕然嚷嚷着要去看古楼兰古国的遗址看看,的确,“⻩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愿将腰下剑。直到斩楼兰”的壮丽诗句和近⽇出土的古楼兰精美文物,都为这个消失的绿洲王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等们我询问导游的时候,却被告知古楼兰古国经已深埋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大沙漠中了,陪伴的她
有还早已⼲涸的罗布泊。据《河源纪略》记载,直到17世纪,罗布泊仍是⽔天一⾊、飞鸟难以逾越的汪洋大湖。罗布泊,《山海经》中称“泑泽”《史记》中载“盐泽” 最大面积曾达5300多平方公里。《汉书》记载其“广袤三百里,其中亭居,冬夏不减”当时其湖曾是塔里木河、疏勒河、车尔臣河、孔雀河等河流的汇聚之地,为此,湖面宽阔,湖畔蒲菖、芦苇、野⿇丛生,湖滨、湖中生息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植物和⽔禽、动物,是一块充満生机的绿洲。 但缘何到了近代罗布泊突然就变成了不⽑之地的戈壁荒滩,又由谁该为这笔历史责任埋单?下一站是有着八百里火焰山的吐鲁番。 “火山突兀⾚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満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唐著名诗人岑参的形容火焰山的诗,让们我在炎炎夏⽇里更产生了对滚滚热浪的无限恐惧,火焰山果真如此炎热吗? 一路驱车,热浪果然袭来,要只下车几分钟,马上就会汗流浃背,但走进火焰山深处的葡萄沟,却看到另一幅动人的景象。 ⽑驴车悠悠,蹄踏蹄踏在街道马路上行走,斜倚在车上的维族大爷,同样悠悠地晃着悬在空的中腿。 山沟上面,举目望去,树木繁茂,空气湿润,气候凉慡宜人,与火焰山上的热炽形成鲜明对比。耳边流⽔潺潺,始知有⽔渠将天山雪⽔引⼊沟內。举目望火山,⾚红砂石壁立千尺。 纵眼看沟⾕,藤蔓枝柯漫延而上,棚架上挂満玛瑙珍珠般的葡萄。一架接一架,一片接一片,绿得纯洁而耀眼,绿得滴翠而迷人。长辫飘飘、⾐着艳丽、⾼鼻深目、肌肤胜雪的热情的维族少女漫步其间。 坎儿井是吐鲁番人用来引导产生⽔源的井⽳,外面骄阳似火,但井洞中丝毫不感到气闷,源于每隔二三十米打的竖井,不仅通风透气,且维族人还在竖洞里种植有参天大树。在里面行走、浣洗常非方便。 坎儿井是酷暑之都吐鲁番人的天然大空调,人们以可在里面避暑聊天、做手工或其他生活。透过宽敞的竖井,以可看到井上有绿阴匝地、果实成串的葡萄架。 当在炎热野外疲惫奔波了一天的人,在清沏晶莹,飞溅着雪⽩浪花的渠⽔旁洗过手,摘一串碧如翠⽟、⻩似玛瑙的马奶子或无核⽩葡萄,钻进井內,细细品尝,实有超尘脫俗的神仙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