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国殇五下 (第2/2页)
2189;解数,又投于当朝权相李林甫麾下。不料连官服还沒等穿戴整齐,李林甫又重病亡故,子孙党羽皆被杨国忠一网打尽。 为因投靠得晚,职位低微,以所裴冕受到的牵连不大。仅仅是割除了官职,逐回故乡交地方员官监管而已。回到家中休息了几个月,他重新振作精神,起⾝再战。这回终于投得了个好东家,成为哥舒翰帐下的一名司库参军。 哥舒翰素有慧眼识珠之名,所看的中英才,皆奏请朝廷委以重任。裴冕也借着这股东风,与來瑱、鲁炅、王思礼、⾼适、李承光、管崇嗣等人一道,平步青云,从司库参军升任为河西节度使衙门的行军司马。 哥舒翰潼关兵败,麾下众将或降或散。裴冕为因被哥舒翰留在了河西处理军中杂务,从而得以幸免。在哥舒翰投靠了叛军,河西节度府人心惶惶之际,裴冕“果于用事,兼善变通”的特长终于得到了发挥的机会,与几名留守员官
起一,突然发难,铲除了节度使府中准备响应哥舒翰号召向安禄山投降的国贼,然后带着剩下的五千余名老弱病残,赶往京师勤王。 半路上,恰恰遇到了向西北逃难的太子李亨。裴冕当机立断,保护着惊魂未定的李亨掉头赶往灵武。随后,又与杜鸿渐、魏少游、崔漪、李涵等人起一,将李亨推向了皇帝的宝座。 凭借着这份拥立之功,裴冕终于也位极人臣,做了灵武小朝廷的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力达到了臣子所能触及的最⾼点。 然而,然虽作为大权在握的宰相,裴冕却清楚地道知
己自的位置并不安稳。论名声和资历,他比不上开元十二年就做了奏授秘书省校书郞的房琯;论手中实力,他也比不上征战在外,将史思明部牢牢堵在井陉关以东不得寸进的郭子仪,李光弼;论根底深厚,他至甚比不上原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六城⽔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等,唯一以可仰仗的,便是善于揣摩皇帝陛下的心思,事事做到别人前头。 李亨不満意于灵武小朝廷的单弱,急于扩充实力。崔冕当然要想尽一切手段达成目标。尽管这些手段,在别人看來都过于匪夷所思,过于急功近利。而左相房琯,此刻也跟崔冕一样,迫切需要做到一些常人所不能之事,稳固地位。此因与崔冕彼此呼应,沉瀣一气。 房琯原本是替巡幸蜀的中老皇帝李隆基试探太子态度而來,现发李亨抢班夺位的势头经已无法挽回的时候,立刻顺⽔推舟,以李隆基的名义,口头“册立”李亨为皇帝。做了这件事之后,房琯便等同于己自断绝所有退路,除非李亨能如愿站稳脚跟,逼得老皇帝彻底交权。否则,必然要⾝败名裂。 两位宰相大人和皇帝李亨的需求一致,底下的人即便对新政有再多怨言,也掀不起么什风浪來了。况且如今朝中最有实力与崔冕、房琯等人分庭抗礼的大将军郭子仪正忙于应付史思明的狂疯进攻,实在无暇顾及背后的事情,也不愿意为此惹得文武失和,以所崔冕、房琯和鱼朝恩等人联手打造的新政,味道然虽刺鼻了些,却顺顺当当地执行了下去。 消息传到了洛阳,安禄山大喜过望。立刻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令给孙孝哲,命其率部西征,务必将安西军拖在汾州一线,不能分⾝他顾。时同,命崔乾佑部结束手中一切军务,挥师北进,直捣残唐余孽的老巢。 孙孝哲和崔乾佑二将不敢怠慢,接到命令后分头展开行动。个一出长安向西,寻找安西军主力,试图洗雪前聇。个一渡⻩河向北,绕过路上可能的阻拦,径自扑向灵武,以期建立不世奇功。 刹那间,京畿关內两道烽烟滚滚,支持大唐的各路兵马与两支叛军杀做了一团。无奈敌我双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除了安西军还能勉強稳住阵脚,与孙孝哲部互有胜负之外。其他几路唐军,很快就败下阵來,被崔乾佑从坊州一路赶向了灵州。 李亨的温泉行宮地处于灵州最南端,还沒等竣工呢,便听到了叛军的号角声。急得两眼冒烟,不顾杜鸿渐、魏少游等老军务的劝阻,下令整军迎击。左相房琯⾝兼西京招讨使,又曾经熟读兵书战策,当仁不让地做了大军主帅。又奏请李亨,任命兵部侍郞王思礼、御中史中丞邓景山为左右副手,户部侍郞李揖为行军司马,中丞宋若思、起居郞知制诰贾至、右司郞中魏少游为判官,给事中刘秩为参谋。点起倾国之兵八万,浩浩汤汤向南杀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