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2前奏 (第1/3页)
152前奏 九哥着看这叫他求雨的折子便觉着牙疼,上回求雨不成,叫他着看“求雨”二字便不自在。无奈御史上的折子,说的也是正理,天不雨,⾝为天子便有责任祈雨去。九哥只得又召来政事堂诸人,商议祈雨之事。 李长泽等都知九哥心事,于蓟拜相虽晚,也是朝中⾼官,晓得九哥这一脸为难之⾊是因何而来。祈雨里的勾当,于蓟也是肚里有数儿。紫宸殿里,君臣几个虽是都读圣贤书长大的,见着这“明明算着该下雨、求完雨却依旧不下”的事儿,也不免叫一声晦气。更想“若再不下,便无法交代了” 果然,李长泽开口道:“若再不下,便无法交代了,如不臣请辞。” 九哥断然道:“没这个道理。”李长泽却是说中了要害,屡次求雨而不得,总要有个人来担着。无论实情如何,天下人总要亲眼看到个一“交代”这个交代,要么是雨,要么便是有人有罪。九哥是官家,自然不能有错,真个有错了,照眼下的情势,九哥便要叫舆论庒着再难施展抱负了。旁人又难有这个“顶罪”的份量,算来算去,有只李长泽这个首相,能做只替罪羊了。 九哥却不能叫李长泽⽩担这罪名儿,他虽经历这许多灾变,有好些个不利他的谣言,也有些不満他的人,七年多下来,已算不得“新君”了,肯为他话说的元老大臣愈来愈多,愿意为他办事的臣子心越来越铁。这个时节,却推了劳苦功⾼、共患难的李长泽去顶这恶名,九哥是万不能做的。 然雨又不能不祈。 九哥只得硬着头⽪道:“命钦天监善择吉⽇罢。先备太牢,我亲往祭太庙。”丁玮道:“臣见钦天监监正似学艺不精,是否另命他人择卜?” 九哥也觉这监正不大地道,却一时未有合适之人。虽有个不悟,却是个和尚,个一清静,又是个道士,都受了敕命,却又是都方外之人。若大个一
家国,凡有国事,不决于大臣反决于僧道,无论成与不成,都⾜为后人所讥。 抛开他两个,再说旁人,却又不曾听说有甚出名的大家善择卜的。只得依旧用着他。 监正正气闷,却是因⽟姐将广平长公主的女儿说与了永嘉侯世子,陈奇听着了,不以己自懦弱,反往监正面前显摆。昨⽇往监正家里去,翘着脚儿,还将那⾜绕着⾜踝转了几转,语气里不够得意:“我说甚来?崇庆殿是这要笼络成原侯家哩。先是叫渤海王的孙子娶了陈熙的闺女,在现又叫自家兄弟娶淑太妃的外孙女儿。要与他说了,还是不要反⽔?” 监正问他:“除开陈熙,旁的人你又连络得如何了?京里如今谈论官家的少了,谈论着梁相公、于相公也使人往南边与海商⼊股的事儿却是越来越多的,有还说永嘉侯与广平长公主两家儿女亲事的。”里心将陈奇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儿骂了个狗⾎淋头。 陈奇哼道:“只管放心罢,今年才下了几场雨?总有忍不得的人,着看罢,早晚还要闹来起。京中物议你也不须担心,我寻着了朱清,许了他事成之后受助他回家。朱清正忙哩。” 监正再三叮嘱:“要小心!” 陈奇又将脚绕了两绕,得意道:“我已与七哥见着面了,如今你可听着甚风声了?我小心得很哩。” 监正确不曾见着有甚不寻常的地方儿,然见着陈奇这副样子,委实是怎生看怎生不顺眼。欲待端茶送客,陈奇却又问他:“七哥登基的吉兆,你可做好了?”监正道:“放心,放心,我正编童谣哩。”含糊着将陈奇打发走了。 有样这
个一“朋友”监正的心情委实难以好来起。想以政事堂诸相之清雅,监正还觉着人家不好,这陈奇学问如不诸相又非科举出⾝,以一外戚武官架子比宰相还要大,监正如何能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