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回王重千年修仙记创建全真 (第2/4页)
236;我也到那里去,是于急忙向终南山走去。 王孝廉走到终南县南时村,时年乃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他见此地人善地灵,乃是修道的好地方,是于就在此地住了下来。他在南时村掘地为⽳,四周封⾼数尺,上书“活死人墓”他还在地⽳四周各植海棠一株,言道:“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尔。”并且,他还改名嚞(zhe),字知明,号重阳子。王重阳这个道号,来后居然名扬四海,流传千古。 家人及亲朋邻里在家四处寻他,自是寻不到他。周娘子哭了几场,无奈之下,也只好由他去了。 王重阳在活死人墓里遵照师傅吕洞宾的嘱咐,研读道书及儒释经典,潜心修道。如此修炼了三年,大丹初成,遂离开了那个活死人墓,并迁于刘蒋村与和⽟蟾、李灵阳真人为友,各结茅舍而居,至大定丁亥年(1167年)夏,已能出阳神,并有神通变化。他举火将茅舍烧焚,离开刘蒋村始开云游。 王重阳东游至山东宁海(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手提个一铁罐,以乞讨为名,探访修行之人,寻机度人,在这里他度化了马员外夫妇。 宁海的这个马员外,家中巨富,号称“马半州”名从义,字宜甫。出生于金太宗天会元年(1123年)五月二十⽇子时。原籍扶风(今陕西),五代时因躲战乱迁居宁海。马员外年轻时,饱读五经,才艺超群,但不愿举士做官。曾有一道士李无梦相之道:“额有三山,手垂过膝,真大仙之材。”并为其昑诗一首: ⾝体堂堂面圆耳长,眉秀目俊准直口方。 相好具⾜顶有神光,宜甫受记同步蓬庄。 马员外娶妻孙氏,孙氏乃宁海豪族孙忠羽之幼女,名富舂,啂名渊贞,出生于金太祖天辅三年(1119年)正月初五。她生而柔淑,心性幽静,且聪明伶俐,容貌端庄,诗词歌赋,无不精通。 孙、马婚后,郞才女貎,夫唱妇随,一时倾动宁海。来后生了三子,依次取名为庭珍、庭瑞、庭圭。夫妻两人轻财重义,乐善好施,遇有借贷无资可还者,即将借据烧掉。 一⽇马员外偶然做了个一怪梦,梦见两个穿着深褐⾊⾐服的人,其中一人两肩补着⽩⾊的补丁,哭着对马员外道:“我辈十万人性命由公所主宰。”完说奔⼊南巷屠夫刘清家的猪圈里。又见壁上有字写道:“我辈已亥十万人,大半经已辛巳被杀。此门若是不慈悲,后世轴上必遭殃。”马员外醒来后听到猪叫之声。他披上⾐服出去一看,见刘清的小儿子捆了两头猪正欲宰杀,其中一头两肩为⽩⾊。马员外马上想到,已亥既是猪,遂怀疑其梦不甚吉祥,便去找术士孙子元算卦。孙道:“公寿不过四十九。”马员外感叹道:“生死果不由人啊!”又对孙道说:“我欲寻有道之士,学长生久视之道。”此后马员外每每与客人下棋,常自语道:“此一着不错,当不死啊。”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马员外与乡人战师同、辽阳⾼巨才同游于范明叔的怡老亭,酒兴大发,赋诗一首: 报元守一是功夫,懒汉如今一也无。 终⽇衔杯畅神思,醉中却有哪人扶? 中秋节时几人再次在怡老亭聚会,时逢王重阳自终南县而来。王重阳径直来到怡老亭,有人道问:“布袍竹笠,冒暑而来,何故如此勤快?”王重阳道:“终南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以寻有仙缘的知己。”他坐下吃瓜,却从瓜蒂始开吃,问其缘故,他道说:“甜从苦中来。”马员外心想:上次所作的一首诗中,有醉中人扶之语,此人是如何道知?遂问其姓名,王重阳答道:“五行不到处,⽗⺟未生时。”范明叔道:“此十字曲尽妙意,非神仙不能出此语!”是于众人与其谈道论玄,很谈得来。马员外便将其请到家中,出示自作的《罗汉颂》一十六首,王重阳都随口和之,马员外心悦诚服,便拜其为师,并欲为王重阳筑一茅庵以供其修道之用。 前以的一天傍晚,曾有两只鹤落于马员外家的南园菜园里。王重阳来此竟直指鹤落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