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第15/17页)
⽇,无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熟五斗米顷,大败。则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占种所宜。其雨雪若寒,岁恶。 是⽇光明,听都邑民人之声。声宮,则岁善,吉;商,则有兵;徵,旱;羽,⽔;角,岁恶。 或从正月旦比数雨。【索隐】:比音鼻律反。数音疏矩反。谓以次数⽇以候一岁之雨,以知丰穰也。率⽇食一升,至七升而极;【集解】:孟康曰:“正月一⽇雨,民有一升之食;二⽇雨,民有二升之食;如此至七⽇。”过之,不占。数至十二⽇,⽇直其月,占⽔旱。【集解】:孟康曰:“月一⽇雨,正月⽔。”为其环千里內占,则为天下候,竟正月。【集解】:孟康曰:“月三十⽇周天,历二十八宿,然后可占天下。”【正义】:案:月列宿,⽇、风、云有变,占其国,并太岁所在,则知其岁丰稔、⽔旱、饥馑也。月所离列宿,【索隐】:月离于毕。案:韦昭云“离,历也”⽇、风、云,占其国。然必察太岁所在。在金,穰;⽔,毁;木,饥;火,旱。此其大经也。 正月上甲,风从东方,宜蚕;风从西方,若旦⻩云,恶。 冬至短极,县土炭,【集解】:孟康曰:“先冬至三⽇,县土炭于衡两端,轻重適均,冬至⽇阳气至则炭重,夏至⽇阴气至则土重。”晋灼曰:“蔡邕律历记‘候锺律权土炭,冬至阳气应⻩锺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先后,五⽇之中’。”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跃,略以知⽇至,要决晷景。岁星所在,五穀逢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正义】:言晷景岁星行不失次,则无灾异,五穀逢其昌盛;若晷景岁星行而失舍有所冲,则岁乃有殃祸灾变也。 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月星辰?及至五家、【索隐】:案:谓五纪,岁、月、⽇、星辰、历数,各有一家颛学习之,故曰“五家”也。三代,绍而明之,【正义】:五家,⻩帝、⾼阳、⾼辛、唐虞、尧舜也。三代,夏、殷、周也。言生民以来,何曾不历⽇、月、星辰,及至五帝、三王,亦于绍继而明天数阴阳也。內冠带,外夷狄,分国中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幽厉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禨祥不法。【正义】:禨音机。顾野王云“禨祥,吉凶之先见也”案:自古以来所见天变,国皆异具,所说不同,及家占物怪,用合时应者书,其文并图籍,凶吉并不可法则。故孔子论六经,记异事而说其所应,不书变见之踪也。是以孔子论六经,纪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正义】:待,须也。言天道性命,忽有志事,可传授之则传,其大指微妙,自在天性,不须深告语也。告非其人,虽言不著。【正义】:著,作虑反。著,明也。言天道性命,告非其人,虽为言说,不得著明微妙,晓其意也。 昔之传天数者:⾼辛之前,重、黎;【正义】:左传云蔡墨曰“少昊氏之子曰黎,为火正,号祝融”即火行之官,知天数。于唐、虞,羲、和;【正义】: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也。有夏,昆吾;【正义】:昆吾,陆终之子。虞翻云“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世本云昆吾卫者也。殷商,巫咸;【正义】:巫咸,殷贤臣也,本吴人,冢在苏州常熟海隅山上。子贤,亦在此也。周室,史佚、苌弘;【正义】: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尹佚也。苌弘,周灵王时大夫也。于宋,子韦;郑则裨灶;【正义】:裨灶,郑大夫也。在齐,甘公;【集解】:徐广曰:“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正义】:七录云楚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楚,唐眛;【正义】:莫葛反。赵,尹皋;魏,石申。【正义】:七录云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盖略以舂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正义】:谓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获麟也。隐公十一年,桓公十八年,庄公三十二年,闵公二年,僖公三十三年,文公十八年,宣公十八年,成公十八年,襄公三十一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十五年,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也。⽇蚀三十六,【正义】:谓隐公三年二月乙巳;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十七年十月朔;庄公十八年三月朔,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三十年九月庚午朔;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十二年三月庚午朔,十五年五月朔;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朔,十五年六月辛卯朔;宣公八年七月庚子朔,十年四月丙辰朔,十七年六月癸卯朔;成公十六年六月丙辰朔,十七年七月丁巳朔;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十五年八月丁巳朔,二十年十月丙辰朔,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十月庚辰朔,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八月癸巳朔,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十五年六月丁巳朔,十七年六月甲戌朔,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三十年十二月辛亥朔;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十五年八月庚辰朔:凡蚀三十六也。彗星三见,【正义】:谓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于北斗,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哀公十三年有星孛于东方。宋襄公时星陨如雨。【正义】:谓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也。天子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