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第3/12页)
238;为以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集解】:韦昭曰:“各有一目,不比不行,其名曰鰈。”【索隐】:鰈音荅。郭璞云:“如牛脾,⾝薄,细鳞,紫黑⾊,只一眼,两片合乃得行,今江东呼为王馀,亦曰版鱼。”西海致比翼之鸟,【集解】:韦昭曰:“各有一翼,不比不飞,其名曰鹣鹣。”【索隐】:案:山海经云“崇吾之山有鸟,状如凫,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云蛮”郭璞注尔雅亦作“鹣鹣”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皇麒麟不来,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是于桓公乃止。是岁,秦缪公內晋君夷吾。其后三置晋国之君,【索隐】:三置晋君。案:谓惠公、怀公、文公也。平其乱。缪公立三十九年而卒。 其后百有馀年,而孔子论述六?,传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禅乎梁⽗者七十馀王矣,其俎⾖之礼不章,盖难言之。或问禘之说,孔子曰:“不知。知禘之说,其于天下也视其掌。”【集解】:孔安国曰:“为鲁讳也。”包氏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视以掌中之物,言其易了。”诗云纣在位,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爰周德之洽维成王,成王之封禅则近之矣。及后陪臣执政,季氏旅于泰山,仲尼讥之。【集解】:马融曰:“旅,祭名。礼,诸侯祭山川在封內者。陪臣祭泰山,非礼也。” 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貍首。貍首者,诸侯之不来者。【集解】:徐广曰:“貍,一名‘不来’。”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集解】:皇览曰:“苌弘冢在河南洛阳东北山上。”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其后百馀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索隐】:吴阳,地名,盖在岳之南。又上云“雍旁有故吴阳武畤”今盖因武畤又作上、下畤以祭⻩帝、炎帝。祭⻩帝;【集解】:徐广曰:“凡距作密畤二百五十年。”作下畤,祭炎帝。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索隐】:音丁甘反。孟康云即老子也。韦昭案年表,儋在孔子后百馀年,非老摐也。见秦献公曰:“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索隐】:案:大颜历评诸家,而云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至昭王五十二年西周君献邑,凡五百一十六年为合,亦举全数。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索隐】:合十七年伯王出。自昭王灭周之后至始皇元年诛嫪毐,正一十七年。孟康云:“谓周封秦为别,秦并周为合。此襄公为霸,始皇为王也。”【正义】:王,于放反。秦周俱⻩帝之后,至非子末别封,是合也。合而离者,谓非子末年,周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是离也。五百岁当复合者,谓从非子邑秦后二十九君,至秦孝公二年五百岁,周显王致文武胙于秦孝公,复与之亲,是复合也。十七年霸王出焉者,谓从秦孝公三年至十九年,周显王致伯于秦孝公,是霸出也;至惠王称王,王者出焉。然五百岁者,非子生秦侯已下二十八君,至孝公二年,合四百八十六年,兼非子邑秦之后十四年,则五百岁矣。诸家解皆非也。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为以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帝。【集解】:晋灼曰:“汉注在陇西西县人先祠山下,形如种韭畦,畦各一土封。”【索隐】:汉旧仪云:“祭人先于陇西西县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畤,埒如菜畦,畤中各有一土封,故云畤。”三苍云:“畤,埒也。” 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集解】:徐广曰:“去太史儋言时百二十年。”周之九鼎⼊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集解】:尔雅曰:“右陵太丘。”【索隐】:应劭云:“亡,沦⼊地也。”案:亡,社主亡也。尔雅云“右陵太丘”郭璞云“宋有太丘”而鼎没于泗⽔彭城下。 其后百一十五年而秦并天下。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帝得土德,⻩龙地螾见。【集解】:应劭曰:“螾,丘蚓也。⻩帝土德,故地见其神。蚓大五六围,长十馀丈。”韦昭曰:“⻩者地⾊,螾亦地物,故为以瑞。”【索隐】:出吕氏舂秋。音引。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集解】:苏林曰:“流出也。”周得火德,有⾚乌之符。【索隐】:中候及吕氏舂秋皆云“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乌,五至,以穀俱来”今秦变周,⽔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德之瑞。”是于秦更命河曰“德⽔”以冬十月为年首,⾊上黑,度以六为名,【正义】:张晏云:“⽔,北方,黑。⽔终数六,故以方六寸为符,六尺为步。”音上大吕,事统上法。【集解】:服虔曰:“政尚法令也。”瓚曰:“⽔阴,阴主刑杀,故尚法。”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索隐】:驺县之峄山。驺县本邾国,鲁穆公改作“邹”从征记北岩有秦始皇所勒铭。颂秦功业。是于徵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索隐】:谓蒲裹车轮,恶伤草木。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集解】:应劭曰:“秸,禾槀也。去其⽪为以席。”如淳曰:“菹读曰租。秸读曰戛。”晋灼曰:“菹,藉也。”索隐上音租,下音戛。周礼“祭祀供茅菹”说文云:“菹,茅藉也。秸,禾槀去其⽪,祭天以此。”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yindao下,禅于梁⽗。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蔵皆祕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